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黑龙江工程学院打破“象牙塔”的界限,以开放的姿态,“打开校门”办学,不断实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企业由此获得了“得心应手”的人才,学校也为学生敲开了通往世界500强企业的大门。
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应届毕业生杜旭红,是学校与日本丰田公司校企合作项目“丰田班”的学生,对于就业和职业前景,她和她的同学们充满了信心,初入职场的他们对于工作显得颇为“老练”,这些自信都源于在“丰田班”就读期间的“见多识广”。四年间,他们接受的是丰田和学校为他们量体裁衣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接触到的是丰田最新产品和生产技术、示教设备、不断更新的教材以及按照丰田5s管理理念打造的真实实验环境。
作为学校最早的校企合作项目,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丰田公司共建的“丰田汽车维修培训中心”项目,早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十余年的合作,学校和企业成了肩并肩的“战友”,这些印有“黑龙江工程学院丰田班”标签,并就职于丰田维修企业的学生,遍布在全国十余个省的丰田企业,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很多学生已经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晋升为经理。
与这个培训中心类似,黑龙江工程学院相继开展了“卡特彼勒宏图项目”、“博世汽车技术人才项目”、“宇通重工产品服务工程师”和“熔盛重工焊接技术类本科人才培养”等12个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些企业为学生提供的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全球机构实习以及企业所设置的独立实习课程,使学生较早就融入工程环境,在合作中学习到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及先进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为了使办学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除了“订单式”的培养,学校还在与国际大企业大公司的合作中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高端的实验室环境,让学生在现代企业工程环境中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通晓国际规则,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引入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德国博世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瑞士徕卡公司、思科公司、美国甲骨文公司、intel、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等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焊接、自动化系统、汽车技术培训、网络、软件培训、现代测绘技术等18个实验室项目。
除了在技术层面的联合培养,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更学校加注重文化的融合。将每年的第二个季度,确定为学校的“工程文化活动季”,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连续举办了“龙建杯”、“测绘杯”、“熔盛重工杯”、“宇通重工杯”等由企业赞助的大型校园科技文化类的工程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坚定了一名未来工程师的职业操守。
近年来,学校通过产学研结合建成了多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和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确立了百余家校外实习基地。经国家六部委认定的汽车维修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经省教育厅认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制造与维修、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交通与物流紧缺人才培养牵头单位等也相继落户黑龙江工程学院,这些中心和基地,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